邬思道本是“无锡有名的才子”,中秀才举人,乡试都是头名。南京春闱,三场考试下来,“时文、策论、诗赋均做得花团锦簇一般”。不料主考官以举子送礼多少取士,邬思道名落孙山。他不愿走门子,又生性耿直,纠集四百余名落榜举人大闹南京贡院,结果是虽然有关官员吃了“挂落”,他却也被朝廷以“正犯”通缉。逃亡路上,又被水匪打折了两条腿。蛰居武夷山清虚道观多年,遇赦方返家。投奔早已将女儿许配给他的姑父,又险些被害。邬思道可谓“路修远以多艰”。
很显然,邬思道的悲剧遭际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个“爱新觉罗”家族所造成,贪官污吏横行,朝廷却拿他问罪,逼得这位饱学之士沦为四处藏身的阶下因,世道如此不平,邬思道十年遁逃归来,按理应大彻大悟,远离是非之地。但返家之后,他没有去做陶朱公,也没有去“采菊东篱下”,路遇扬州太守车铭,仍是~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桀骜不驯的样子,入京之后,又入皇四子府中——那个迫害他的大家族里,为胤禛朝夕赞襄,殚精竭虑。是邬思道忘却了十年的苦难,还是为一时荣华富贵而吸引呢?当然都不是。他再度入世之际,正是康熙末年,正如作品中胤禛所言,“国家日下情势,江河日下,徒具鼎盛之名,隐忧也甚可怖”。清理户部亏空,掀起轩然大波,君臣、父子、兄弟相疑,祸起萧墙。尽管邬思道因生理缺陷基本足不出户,但他分析时局,研究对策,说得上是“运筹帷幄之中”。我们从他的行为中不难看出,这位儒家知识分子置个人恩怨于不顾,为胤禛出谋划策,实际上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的实现。
但是,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却很快被无情的宫廷斗争所裹挟,作为谋士的邬思道,也身不由己地卷人了这场夺嫡之争。在他的眼中,康熙帝的十几个成年儿子中,胤禛算得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才学扎实,办事认真,严肃政纲,治理有方,是拯救颓世无人替代的人物。他义无反顾,全副身心地为胤禛登基顾问侍从。说“天命’,激发了胤禛夺嫡之心。“王府划策”,邬思道暗示胤稹应表现出恬淡闲适,无意功名之心,避免康熙帝担心他有抢位的可能。对于众兄弟,邬思道让胤禛稹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智士观局”、“行诈谋搜查当铺’,康熙帝驾崩之际“当机决大事”,都显示了他的才智和韬略。但胤禛即位之后,却对雍府中的心腹,包括为他登基立下汗马功劳的邬思道,都将斩草拔根,怕的是泄露夺嫡阴谋,于“天子”龙颜无光。
这种结局,邬思道博古通今,洞彻世事,并非没有预料到。用他的话说:他“太熟悉皇帝了”、“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胤禛即位后,邬思道便劝胤祥,“铁帽子王要拼死辞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邬思道明明知道胤禛是“一世阴鸷枭雄之主”,一旦成了气候,将会危及身家性命,他却仍赴汤蹈火为他耗尽心力,这种矛盾的统一便突出了邬思道性格中的悲剧意蕴。一方面,“士为知己者死”,不事二主的愚忠思想支配着他;另一方面,他把胤禛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代表人物。一旦胤禛登基,他觉得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可以成功了,也就万念俱销。所以,当他在棋盘街那家小客店里回忆自己入京十五年的谋士生涯时,“轰轰烈烈做了一番事业……真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最后,自请隐退,克保全身,做白云野鹤去浪游四方。
感谢作家为我们塑造了中国式的“这一个”。邬思道是否会像陶渊明那样去“采菊东篱下”,终老一生?作家在下面几卷的描写中会留给我们全面认识这位儒家知识分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