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曾说过:“现在大众对胡雪岩的认识只停留在商人这个定位上。在电视剧中,我不会强调他枭雄的形象,更主要是表现历史角色,作为政治家的形象。
记者◎孟静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制片人张强说,他曾经介绍过几个记者采访编剧二月河,但二月河一听缘由就拒绝了,再打电话索性不接了。记者刚开始讲明来意,他的电话同样断了,过后他解释说是没电了。结果,二月河不太情愿地接受了采访,他先立了条件:不谈这个电视剧,只谈他对胡雪岩的认识。
尽管《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署名里赫然是作家二月河的名字,可实际上,他写的是25集的初稿,这初稿和高阳小说并无关系,是二月河根据杭州当地传说构思的。经几易其稿,投资方又购买了高阳的小说版权,请另外几位编剧在高阳小说基础上改编,我们看到的电视剧其实已经不是二月河的作品,只体现了他的一些思路和一部分内容。二月河为胡雪岩下了“智信仁勇”的四字评语,这个基调一直贯穿剧本始终,无论怎么修改,胡雪岩始终是以相当正面的形象出现。
二月河近年身体欠佳,在2000年中风之后有段时间半身不遂,在病床上写完《乾隆大帝》,他就基本上不再写作了。前几年来北京开人代会时,碍于朋友面子,再加上对胡雪岩这个人物非常感兴趣,他接下了这个活儿。但他已无力再写康乾三部曲那样的巨著,胡雪岩也就不会成为他下部作品的人物,也许再也不会有下一部长篇小说。因此,一涉及和这部电视剧有关问题,他一概不作答复。不过,在剧本筹备期接受采访时,二月河曾说过:“现在大众对胡雪岩的认识只停留在商人这个定位上。在电视剧中,我不会强调他枭雄的形象,更主要是表现历史角色,作为政治家的形象。我重点描写了他以一人之力为国家的两次战争筹措军需的过程;他一诺千金,为了帮助朋友王有龄借粮,不惜让老母妻儿涉险;他体恤黎民,为了江南蚕农的利益不惜斥巨资与洋人抗衡。虽然最终失败,但他堪称华商中民族英雄的典范,而不仅仅是个有钱的商人。”
记者:高阳有他对胡雪岩的理解,你也肯定有自己的理解。
二月河:胡雪岩是一个标志性的、非常特殊的人物。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庚申事变,外患内忧,形成了当时极为特殊的社会巨变,政治上、外交上有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样的人才,经济上山西票号走向颓势,胡雪岩应运而生。他身上既有民族性又有国际性,既有爱国情愫,在洋大人面前又有奴性。作为早期的买办代表,他四面玲珑、八方呼应,就像阿庆嫂一样,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具备枭雄的形象物质。所以我对写他这件事有一定兴趣。
记者:你的资料来源于哪些地方?
二月河:主要是清人笔记,还有一些有关胡雪岩的资料书。传奇人物容易掺杂故事,有些杭州老人可能与胡雪岩还有不远的接触,关于他的非官方文件表述也不少,综合一下去伪存真。我在剧本创作初期对高阳的书不清楚,当时也没说要改高阳的书。我怕看了他的书受影响,始终就没有认真去读。就像我写康熙时,凌力已经有了《少年天子》,我就没有去看。
记者:现代人对胡雪岩感兴趣,多是因为他“红顶”的身份。
二月河:他就是官商,而且还和匪、黑社会有密切联系,不这样做就没有成功机会,胡雪岩也是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洋钉、洋油、洋人这个概念在那个特殊时期才扑向中国。士农工商里,商是地位最低的,胡雪岩却做到了二品顶戴,当然他是没有行政权的,是虚职。
记者:官商是胡雪岩和晋商的区别,晋商没有那样深勾结官府,依然发展得很好。
二月河:我认为现在的电视剧对晋商有夸张,他们的财富、流通方式没有那么先进。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时,中国人认为是偶然;第二次失败后,认识到天朝彻底不行了。买办阶层靠的是清政府和列强在政治上的支持,在这方面属于软骨头,但这不表明胡雪岩在个人素质上是软弱无能。
记者:在你看来,胡雪岩算是徽商还是浙商的代表?
二月河:他还是浙商的特质。徽商、晋商特质相近,胡雪岩是一种全新的官僚地主买办文化,他横空出世,所以怪怪的。胡雪岩的经商之道是最具争议的,人们崇拜他,以为“无商不奸”,是对他的误读。很多人读胡雪岩是寻找实用的谋略和工具,其实对他的解读要抛开这些,商道是一个字——仁。胡雪岩的成功在于有勇有谋,他既嗅觉敏锐,洞察商机,又敢于决断,在短短10年间积累了巨额财富。纵观历史,中国从未为商人而战,西方战争有不少是为商人而战。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胡雪岩想建立自己的经济王朝,他的经商理想是中国商人的最高境界。
胡雪岩发迹和军火生意
胡雪岩的发迹一直缺少史料支持,普遍认为他受益于一位叫王有龄的官员。在王有龄任湖州知府期间,胡雪岩开始代理湖州公库,在湖州办丝行,用湖州公库的现银扶助农民养蚕,再就地收购湖丝运往杭州、上海,脱手变现,再解交浙江省“藩库”,从中不需要付任何利息。接着说服浙江巡抚黄宗汉入股开办药店,在各路运粮人员中安排承接供药业务,将药店快速发展起来。胡雪岩说,“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会做生意”。
但以他一个钱庄伙计的身份如何结识上王有龄,史料上一直没有明确记载。高阳小说中以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将二者串联起来,认为,胡雪岩看中落魄的“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将来必有出头之日,挪用钱庄的500两银票给王作为北上“投供”加捐的原始金,自己被赶出钱庄。王有龄北上巧遇旧时好友、户部侍郎何桂清,在他帮助下获得了浙江海运局坐办的实职,由此提携胡雪岩。这个充满想象成分的故事可能根据后来胡雪岩结交左宗棠的史料加工而成,虽然不足为信,但仅从那段史料推测,胡雪岩要结识王有龄,并不是件难事。
胡雪岩开始真正涉足商界的前期,重点一定放在金融生意而不是在实业上。在浙江海运局帮助王有龄筹办解运漕粮期间,胡雪岩利用海运局借支20万两白银,开办了“阜康钱庄”。早期钱庄是连年战事的受益者。避乱上海的苏州富家子弟潘叔雅、关季重等人存在“阜康”的现银就达202万两;1864年清军攻陷杭州,将领把战争中抢掠的上百万两银子都存在胡雪岩处,胡用这些资金从事投资,“岁获利数倍,不数年,家资逾千万,富甲天下”。
钱庄生意给胡雪岩更深远的影响,是它提供了胡雪岩和各类洋行以及洋行的中方买办人物结识的机会。
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侵略者纷纷在上海设立洋行;在开埠的当年就有11家,三年以后又增至25家。在相当长时间,西方商人和洋行一直依赖中国商人做媒介——这些买办人物多半出自钱庄,通过他们,把产品输入内地,早期的财务关系,通常也都是经过经纪人或洋行买办和当地钱庄进行清算。胡雪岩在认识左宗棠之前,就几乎和上海的所有洋行和著名买办人物打过交道了,他也成为这些外资乐于合作的官员经纪人。
严格地说,1862年以前,胡雪岩商业上的原始积累所剩无几,除获利渠道仍然有限外,他也把大量积蓄用于应酬性开支,1862年光他无偿进贡给左宗棠的那20万石大米就价值近百万。他最大的一笔初期积累还是得益于战争:他为左宗棠的湘军筹措军需,代购军火。
左宗棠一直非常重视西洋军事技术。他认为:“旧式枪炮,本己精工,近改用后膛进子之法,进口大而出口反小,致远取准,更为精妙,其新式则愈出愈奇,实则枪如后膛螺丝开花,已极枪炮能事,无以复加……”因而,在自己的部队中装备了相当数量的西洋兵器。在楚军营制中,还特别制订了爱惜洋枪一条,开首便说:“洋枪、洋炮、洋火、洋药,不独价值昂贵,购买亦费周章,凡我官勇,务宜爱惜,不可浪费。”
1862年太平天国战事后期,胡雪岩已经在帮购运过一批新式军火,但规模更大的买卖还是在收复新疆的西征过程里。左宗棠曾谈及,军械、军火的采运非常艰辛:“军火、器械一切……逾山水万里以达军前,始工(供)取用,一物之值,购价加于运费已相倍蓰,尚须先备采运实银,乃期应手。”具体事宜由设在上海的采运局委员胡光墉负责。
胡雪岩和洋行的关系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在上海,销售军火的洋行很多,主要有:地亚士洋行、麦登司洋行、新泰来洋行、拿能洋行、马德隆洋行、琼记洋行、太古洋行、泰来洋行、德生洋行、香港南利洋行、美国纽约“林明敦”制造厂等等。还在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胡雪岩参与福州船政局创办,结识了洋员德克碑等。根据兰州制造局专仿普式(德国)螺丝枪及后膛七响枪,及从德国购买武器的记载来看,专营“普国大埠加士答炮局、专铸成灵巧坚固铜炮”的香港南利洋行及曾参与左宗棠第二次西征借款的德商泰来洋行都参与了西征的军火交易。
胡雪岩代办军火十分尽心,来往于这些洋行之间,精心选择,讨价还价,大批军火得以转运西北,仅1875年在兰州就存有从上海运来的来复枪“万数千枝”,不但广为采购,且“遇泰西各国出有新式枪炮,随时解运来甘”。一些利于指挥作战的先进仪器也由胡雪岩购置,比如,前线指挥官使用了双筒望远镜。1902年5月,新疆巡抚饶应祺在一份奏折中提及:“前督臣左宗棠、抚臣刘锦棠出关,携运后膛来福马枪,哈乞开斯、马蹄泥、标针快,利名登、七响、八响、十三响枪共二万余杆。”这还不包括金顺、张曜等部的武器装备。左宗棠曾称赞胡光墉“(镇压回民起义)前购之布鲁斯(即普鲁士)后膛螺丝开花大炮,用攻金积堡贼巢,下坚堡数百座;攻西宁之小峡口,当者辟易”。
左宗棠对于胡光墉在上海的采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胡光墉自办理上海采运局务以来,已历十余年,“转运输将毫无贻误,其经手购买外洋火器必详察良莠利钝,伺其价值平减,广为收购……现在陆续运解来甘者大小尚存数十尊,后膛马步枪亦数千杆,各营军迅利无前。关陇新疆速定,虽曰兵精,亦由利器,则胡光墉之功,实有不可没者”。
1874年,“塞防”“海防”之争中的左胡之盟
1874年,清同治14年,胡雪岩创建杭州胡庆余堂。这是胡雪岩从金融涉足实业的第一步。
1874年,胡雪岩已经很富有了。他当时拥有的土地可能不下1万亩,他的“阜康钱庄”在京城仅列东四牌楼的“四大恒”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家钱庄之后,分支机构达到20多处,资产在2000万两以上。这一年胡雪岩给左宗棠办的最重要的一笔差,不仅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让他与左的结盟更为牢靠。二人在随后的岁月里持续着这样互惠而有效率的合作。4年后,光绪四年春天,左宗棠的西征战事一结束,他被晋升二等侯,紧接着就向光绪皇帝要求给他的盟友以政治奖赏了。
这是左宗棠第三次为胡雪岩请赏,前两次分别是在同治五年十一月和同治十二年四月,胡光墉的官衔由认识左宗棠之前的“运使衔江西补用道”,提为“福建补用道,赏加按察使衔”(1864年)、“布政使衔(从二品)”(1866年)。1878年4月14日,左宗棠会陕西巡抚谭钟麟,联衔出奏“破格奖叙道员胡光墉”,历数他的功劳,计9款之多。
这一年,对左胡二人确实都至关重要。
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王朝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1867年,原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在新疆建立了所谓“哲德沙尔汗国”,投靠俄国。1870年,俄军占领伊犁。西北边疆出现了严重的领土危机。1873年,左宗棠攻占肃州,最终镇压了回民的造反,长达20多年的内战结束。他建议清政府乘胜出兵西北,收复新疆。但1874年日本继两年前宣布琉球为其“内藩”之后于该年5月直接出兵登陆台湾,又直接引起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防御问题:“海防”。这一年,清廷内部出现了“塞防”和“海防”两派观点的激烈交锋,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左宗棠和李鸿章。
左宗棠于1874年11月上奏清廷,直接道出了海防对于西征协饷的影响:“甘饷日形支细,出关各军待用孔殷”,而“自福建筹办台防,沿海各省均以洋防为急,纷议停缓协饷”。1875年3月6日他又致信总理衙门:“现在用兵乏饷,指沿海各省协济为大宗,甘肃尤甚,若沿海各省因筹办海防,急于自顾,纷请停缓协济,则西北有必用之兵,东南无可指之饷,大局何以能支?”左进一步指出,如果沙俄不能逞志西北,那么其他各国就不至于构衅东南,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应当并重,而收复新疆则有燃眉之急。
左宗棠的论点显然更迎合当时朝廷的期望,但国库空虚的财政状况决定了清政府不可能同时打两场战争,塞防、海防之争的背后是清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分配给朝中哪一方政治势力的问题。西征军人数2万余,万里行军,费用浩大,西征军饷由西征粮台统筹外,还有伊犁军饷、塔里巴哈台军饷、乌鲁木齐军饷。张曜的嵩武军14营,每月应支净粮料43.695万斤,正杂饷银3.728万余两;宋庆的毅军马步队及长夫共9136余名,月需净粮料49.31万余斤,正杂饷银4.1万~4.2万余两;金顺一军马步20营,人数达1万以上,月饷、粮料又不知凡几。随着西征战事的展开,兵员不断增加。粮料的运输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每百斤自肃州至安西的运价高达11.7两,此外还有大量军衣、军械的添置以及欠饷的补发等等。另外,内战刚刚平息后的险象环生的内地局势,也是朝廷上下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个是大量遣撤清军、失败的起义士兵的安置难以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内地异常窘困的形式下保证西征大军前线粮饷极为艰难。财政上能否保证就成为全盘关键。
左宗棠充满煽动性的政治观点能否兑现更需要现实可行性的支持,他显然必须自筹到相当大一部分西征军费。1875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这已经反映出这场论争中清政府的倾向。
尽管这场左、李之争的表面始终没有浮现出胡光墉的身影,但左宗棠之所以敢于如此打保票,因为他在十余年的交往里对胡光墉的能力已经深信不疑,他把筹钱之事信任地交给了后者。
“西征借款”和胡雪岩的回扣
协饷制度是清代整个财政体系运行的中心环节,是中央政府调度全国财政资源的基本制度。协饷所涉款项称为协款,是指在省际之间协济运行的。协款的流动,由中央政府指令调拨,调拨的依据是上年冬季各省督抚对本年度应支傣饷的估算,即所谓“冬估”。冬估所列支出通常为常列开支,经户部审核无伪劣支出后,便由户部分春秋两次拨款。各省督抚、藩司根据春秋拨册,调度本省内部财源,扣存批准动支的款项,称为“存留”;征存有余的部分,即须报解,称为“起运”。起运款项依户部指令或解交中央,或协济地方贫瘠、收支不能平衡的省份。彭雨新研究这一制度时说:“协饷制度下极为复杂的春秋拨,犹如一盘棋局,任随天才的棋手前后左右移动周围的棋子,无不得心应手,这只是大一统国家的财政统筹,是起运存留体制的活用。”
但财政大量亏空下情形则全然不同。甘肃新疆协饷历来是清朝财政支出的一个大头,在道光年间,甘新协饷每年达404万或415万两,几乎占国家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除留抵外,每年实拨银300多万两。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赔款耗费了清政府大量库银,左宗棠西征前,协饷制度几乎名存实亡了。到咸丰年间,甘新协饷屡次裁减核扣,大幅度下降,减至302万两。同治初年,每年实拨到新疆的经费仅44万两,而且常常拖欠。在每年应拨甘新协饷中,两江60万两,浙江144万两,广东84万两,由于年年拖欠,成了一大笔空有其名的财源。光绪元年(1875)底,各省关积欠协饷已达2740万两,相当于3年的应协款额,直接影响了西征计划的顺利实施。
左宗棠想出的办法是举借外债:以这些亏欠协饷为担保向外商借钱,由应协省份负责外债的偿付,要求清廷命令应协省份的关道出担保票,通过总海关税务司饬令各省关税务司加盖督抚印,使协拨省份加盖关防的海关印票代替了难具约束力的中央催解。这即解决了西征的经费问题,又可以以“暗借中央之命与协拨省份争夺饷源”为旗帜对付反对“西征”的东南督抚。而四次“西征借款”、所有和外商接洽借款事宜全部由时任上海采运局道员的胡光墉具体经办,借款共计1595万两。
其中的灰色地带是巨大的,谁也无法知道胡雪岩在外国银行和政府间来回操办此事的具体细节,即便他严格秉公办事,作为胡政治投资的回报,左宗棠也会主动在每笔业务里留出相应的好处给他的这位朋友。
1877年的第二次借款出现四个不同的利息。汇丰银行索取利息是年息一分(10%),左宗棠向清政府呈报时,含糊其辞改为月息一分,这样年息就变成了一分二厘(12%),其后又以德商泰来洋行“包认实银”为词,每月加息银二厘五毫,折合年息,就是一分五厘(15%),遇闰年则达年息一分六厘二毫五(16.25%),比银行承揽的利息,高出50%。而在汇丰银行承做的三笔西征贷款中,银行本身实际上不是贷出款项的债主,只是债券的经销人,它从清政府那里承揽的每一笔借款都立即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等到债券拿到市场公开发行时,银行付出的利息,却是年息八厘(8%),并且还是九八折扣。从中国政府实际付出的利息到外国银行实际发行的利息相差整整100%。银行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1879年上半年的股东大会上,汇丰银行的董事长说:在损益计算书里,“从1877年中国借款中所得的好处是很可观的”。经手人的好处自然不用说。左宗棠之所以把年息一分改为月息一分,显然是对胡光墉的酬劳。至于所谓“包认实银”的加息,则是由于借款以英币计算,考虑先令价值无常,异日归还增累,因此加息2厘5毫,包认德商承认。这显然是胡光墉的迂回中饱手法。
回扣不只来自于一方。从第一笔西征借款始,急于输出资本的西方各国之间的争夺已经很激烈。尤其在汇丰银行贷款高收益的诱惑下,法、俄都急于加入这个阵营。当左宗棠在1876年计划向汇丰引进第三笔西征借款之时,正值中英“马嘉理事件”交涉之际。英国外交官马嘉理在云南被当地部落所杀,英方称滇案未结之先,不准英国商人对中国贷款。急等用钱的左宗棠让胡光墉向其他各国拱手告贷。胡和德国、沙俄、美国都有过频繁的接触。但最终还是由汇丰出贷500万两。这500万两债券在1878年初刚刚进入市场,立刻被抢购一空,香港认购的数量,据说竟达到分配额的17倍,而分配到伦敦销售的债券,在进入市场的几天以内,因为争购激烈就出现升水。
经手“西征借款”的肥差当然会惹人注意。最后一次西征借款达成协议后,年利高达九厘七毫五丝,中国驻英使馆的英国雇员告诉曾国藩之子、时任清朝驻英国大使的曾纪泽说,英国承借这种款项,通常不过取息三厘半,重则四厘。曾纪泽把这个发现和对胡氏为左借款的指责写在了光绪五年的使西日记里:“十二月初,葛德立言及胡雪岩之代借洋款,洋人得息八厘,而胡道报一分五厘。奸商谋利,病民蠹国,虽籍没其资财,科以汉奸之罪,殆不为枉,而复委任之,良可慨已。”
除洋债之外,左宗棠还举借了为数不少的内债。1878年1月2日,西征军攻下和阗,西北边陲之乱基本平定后,左宗棠着手部署善后问题时资金再度告急,他于1878年9月12日函商上海胡光墉,嘱其向华商议借巨款。不久根据胡光墉复函所称,左上奏清廷,说胡光墉在上海召集浙杭一带商人创设乾泰公司募股认购债票,拟议以5000两为一股,“一切照洋款成案”向华商筹借巨款350万两,然“虽允以一百七十五万两出借,而心尚犹豫,未能释然”。这种以发行国内公债形式举借内款在甲午年以后确为清政府经常采用且行之有效的,但在当时,由于华商的迟疑不决,因而仅募得半数,共175万两。
在胡雪岩的多方活动下,光绪元年到三年,借款340万两,四年至六年406万两,七年至八年100万两,总计达846万两。在左宗棠西征所借的全部债务里,外债占18.38%,内债占14.85%,内外债共占左宗棠所掌管的西征军费收入32.85%。
“西征”收功,胡雪岩和左宗棠几乎同时实现了事业的巅峰。而来自各方对于胡雪岩的争议和攻击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左宗棠在19世纪60年代所上奏折中就始终替胡雪岩处处维护:“道员胡光墉素敢任事,不避嫌怨,从前在浙历办军粮军火,实为缓急可恃。咸丰十一年冬杭城垂陷,胡光墉航海运粮,兼备子药,力图援应,载至钱塘江,为重围所阻,心力俱瘁,至今言之,犹有遗憾。臣入浙以后,受任益专,卒得其力。实属深明大义不可多得之员。唯切直太过,每招人忌。……臣稔知其任事之诚,招忌之故。”
在光绪四年的奏折上,左宗棠说:“至臣军饷项,全赖东南各省关协接济,而催领频仍,转运艰险,多系胡光墉一手经理,遇有缺乏,胡光墉必先事筹维,借凑预解,洋款迟到,即筹借华商巨款补之,臣军倚赖尤深,人所共见。此次新疆底定,核其功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兹就胡光墉呈报捐赈各款,合计银钱米价棉衣及水陆运解脚价,估计已在二十万内外,而捐助陕甘赈款,为数尤多,又历年指解陕甘各军营应验膏丹丸及道地药材,凡西北备觅不出者,无不应时而至,总计亦成巨款。其好义之诚用情之挚如此。”左宗棠所述胡雪岩奉母命捐银赈济的实绩,为胡老太太博得了正一品的封典,使得胡雪岩在杭州城元宝街的住宅,得以大起门楼。
胡雪岩的园宅富丽豪华,在费行简(沃丘仲子)的《近代名人小传》中记载:“所置松石、花木,备极奇珍,姬妾成群,筑十三楼以贮之。”
红顶商人的破产
胡雪岩的破产和他的政治后台左宗棠人到晚年实权旁落有关,也和胡庞大而单一的资本大厦有关。高阳在《胡雪岩传》的后记中说:“胡雪岩是李鸿章与左宗棠争夺政治权力、争议发展路线下的牺牲品。”虽然这种判断的史料依据不足,但后来盛宣怀和李鸿章的组合取代了前者则是事实。1883年以前,比胡雪岩年轻21岁的盛宣怀主持电报局,他不仅深得李鸿章的赏识,还注意联络和张之洞的密切关系,给张的大冶铁矿补足了不足的大半资金。这一年他督理天津海关,他挪用金洲矿款来资济他的电报事业,在李鸿章的力保下未被降职。
而此时的胡雪岩仍把他的生命和财富全都捆绑在他的6家海关银号,一连串的票号、钱庄,26家当铺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商号和上万亩土地上。他虽然是轮船招商局的发起人,却不愿意投资新式企业,一心坐庄生丝,宁肯把数百万现银砸在生丝投机上。
通商口岸的商业风气在变。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丝、茶出口旺盛,进口工业品增长缓慢,洋药(外国鸦片)又遭土药阻击,外贸基本顺差。进入80年代,中国正式被纳入世界经济分工。“熟货”(工业制成品)进口超过毒品,出口依旧是“生货”(初级产品),外贸转向长期逆差。江浙丝茧虽然向来是出口大宗,但生丝贸易的主动权却操纵在外国商人的手中。
1882年光绪八年,丝季伊始,人们估计收成近8万包,“在8月份逐渐清楚的是,收成被多估了2万包”。胡当即在江浙育蚕村镇广发定金,控制货源,他决定倾个人之财力和外资竞争。胡雪岩出资2000万派人手四处采购,买生丝1.4万包,要求其他丝商也跟进“然而欧洲的蚕丝却见丰收,伦敦和欧洲大陆市场能够不顾中国的歉收”。阴历年关时,丝价大跌,一半丝商推迟结算,金嘉记等大字号破产。胡雪岩再想邀集商人将当年的新丝再次收尽,以迫使洋商屈服,结果无人响应,胡雪岩自己还在坚持。
1883年,中国丝又减产,估计只3.5万包。不幸的是,意大利丝再获丰收,加上人们担心胡的存货,成交清淡,买卖双方僵持了整整三个月。由于上海的银根一天天收紧,大批丝商斩仓出局。11月下旬,他忍痛将生丝低价售与两家洋行,亏损150万两。胡雪岩为了挽回亏损,到上海做银钱投机生意,结果亏折400万两。
毁灭性的灾难还没有结束。1880年至1883年,上海掀起中国首次工业投资高潮。近20家新设的官督商办工矿企业来沪招股,外商也建立了15家工厂。股价一路走高,吸引大量的投机资金。1882年9月,股市涨到最高峰,危险也在酝酿。投资者将炒高的股票相互抵押,各商户、钱庄都收进大量股票。
1883年,本来旧历年关结账时银根就趋紧,众多丝商又被困住,一旦有人因倒账抛售股票,股价无资金承接,必然大跌,引发新的倒账和抛售。到9、10月间,又逢时局不靖,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从钱庄收回短期贷款,个人储户也纷纷提现。在没有官方后台的支持下,胡雪岩独自承担大厦倾覆的结果。并且在胡雪岩囤丝资金短缺之时,“上海道邵小村(友濂)观察本有应缴西饷,靳不之予,光墉迫不可耐,风声四播,取存款者云集潮涌,支持不经日而肆闭”。
钱庄逼账“急如星火,沪上商局大震,凡往来庄款者皆岌岌可危;虽有物可抵,有本可偿,而提现不能。钱庄之逼,一如倒账”。他的票号、钱庄遭到挤兑,阜康上海总号倒闭,接着各地的阜康钱庄纷纷倒闭。
胡雪岩的破产还直接危及不少官僚的利益,因“胡所倒约近千万两,半公卿大臣所寄放者”。据说,恭亲王奕、协办大学士文煜“皆折阅百余万”。清政府立即出面干预,户部飞咨各省扣抵追查,各省开报胡光墉亏欠公款以及亏欠两江与江海、江汉关采办经费总计达240多万两。胡雪岩本人被革去道员职衔,他的10多名妻妾大部分各自散去,一个传奇巨商就这样惨淡收场。
高阳与胡雪岩
“高阳有历史探案的好奇,他的历史小说其实就是他的探案报告。他的写作是很理性地观察历史,绝不把自己搅进小说里。”
志余
野翰林写史
高阳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62年的《联合报》上。这一年他开始在《联合报》连载历史小说《李娃》,这个连载让高阳这个名字迅速为人所知,近30年间,在这个署名下有105卷历史小说发表。《李娃》的故事基于唐朝传奇《李娃传》,作者是白居易之弟白行简,后人不断有根据这部传奇改编的剧本。高阳的历史小说以此为起点,大致可看到他最初的写作立场类似于说书艺人,而后,随着他的历史小说写作,他的历史感情逐渐表达出来。据说,台湾地区作家张大春当年曾为准备写一部历史小说征求高阳意见,高阳对他选择的题材不以为然,他说,历史小说之可贵,在于历史人物可爱。值得写入小说的历史人物,不外乎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女。一流作家不该伺候那些个三流人物。
他的小说虽然在各地畅销,但在台湾却曾有个尴尬的遭遇,“文学批评界不重视他,只把他看成是一位通俗文学类的作家,厕身位置于琼瑶、三毛、南宫博、章君彀、卧龙生之间,绝少讨论他的作品。数十部小说,投水激石,尚且可生波澜,文学评论界对此,却仿佛未见一般。至于他的文史考证,学界也很少注意。一般总认为他是写小说的人,驰骋想象而已,未必定具考证本领。何况他又未在上庠任教,故无徒众传习发扬其说”。这是台湾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对高阳当时处境的描述。后来的情况有所改变,台湾《民生报》总主笔陈晓林先生因为报纸约稿与高阳也有交往,他说,“老一代的学者基本不谈论高阳,所以高阳要自称野翰林,虽无学历,但自认学问在学者之上。有怀才不遇之感。他很重考证,‘中央研究院’是他常去的地方,对八旗制度的研究他应该算是第一人。他的考据一方面是兴趣,一方面是给学界看。但高阳很受年轻学人认可,当年的年轻人现在也能自成一家了,对他会有不同的评价了,比如龚鹏程、张大春”。
龚鹏程曾任台湾佛光大学的校长,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做特聘教授。他说他从读初中时就读高阳在报纸上连载的小说。那时台湾有很多报纸连载,有武侠小说,历史小说,是这些连载维持着报纸的销量。高阳是快手,在不同的报纸上同时写着不同的连载,最多时,有5个小说同时在连载。因为写连载,他从不敢出远门,有了传真机之后,才出门旅行,去了日本,回了大陆。龚鹏程30多年前在大学读书时,高阳要找文笔好的学生做助手,朋友介绍龚先生认识了高阳,此后虽没有做他的助手,倒是经常在一起聊天吃饭,成了朋友。当时高阳的主要职务是《中华日报》的主笔,写社论、时评,同时在别的报纸写历史小说。龚鹏程说:“他确实和别的历史学家不一样,也和别的小说家不一样,高阳有历史探案的好奇,他的历史小说其实就是他的探案报告。他的写作是很理性地观察历史,绝不把自己搅进小说里。”
龚鹏程为小说《武则天》作序时,很正经地为历史小说正了名。他论证说:“中国古代的所谓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史述,是一种史籍。小说家可能就是采集民间琐闻杂话的史官,故《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出于稗官野史、巷议街谈。而《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搜神记》、《续齐谐记》等小说也被纳入史部起居注或杂传类之中……讲史与小说,则是古代小说的分化。仍以描述历史事迹、勾勒历史大势、演说历史人物之行动及典型者,称为讲史。而那些仅借用某些历史场景,或以历史故事原材料,来讲述人物发迹变泰,悲欢离合者,则称为小说。稗官野史,原本就相对于正史官史而说。”
高阳早年是写现代小说的,这段历练使他的历史小说不同于他人,他可以根据历史故事通过小说的方式完整地呈现,因为他对历史的兴趣“不是做法官,而是要当律师”,所以对笔记、野史、杂著、诗文、逸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世态都有考证的嗜好,他选取的故事通常都有据可查。也因此,有评论以为高阳只拘泥于“局部真实”,却没有统一的历史观。龚鹏程说,“高阳是有一个历史态度的,他曾说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个权力中心,好的时代都是以知识分子为权力中心的,而以军人、宦官、贵戚为中心时就会出问题。高阳的历史小说,早期着重于讲说传奇,例如写李娃、风尘三侠、杨乃武与小白菜、李师师、周邦彦等。后来则历史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结合他的史事考证,以考得者推拟模构,类似重建历史现场,如写李商隐、董小宛、曹雪芹、龚自珍等都是。对历史疑案,深感兴趣,小说和考证交互为用。另一方面,则企图找寻历史变迁的因素,以通古今之变。所以说,他的小说是充满历史意识,着眼于历史整体的。因此他的写法,也就较少单一主线、单一主角,常会以跑野马的方式,勾勒社会整体,对历史场景中的典章制度,名物风俗,人际网络,非常注意”。
高阳开始写历史小说时并没有集中在一个朝代,后期却越来越集中地写作清代的故事,龚鹏程说他写李鸿章、翁同等人,是要写在历史变动中这种人是如何自处的。胡雪岩这个人物好像很得高阳的重视,连续写了《胡雪岩》、《灯火楼台》、《红顶商人》三部胡雪岩传,此外还有《青帮》、《血红顶》两部外传,龚鹏程解释说,“其实高阳并不是很看重胡雪岩这个人,写他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写那一个时期的历史变动,借这个人物从商人与政权的关系而写清末社会”。没承想,胡雪岩在上世纪80年代被商人们当成了励志榜样。
高阳之所以集中于清代历史的兴趣好像与大陆电视剧编剧们的兴趣不谋而合,但龚鹏程说,其实是因为“清代与其他朝代确有一不同处,就是有很多悬疑,本来就是史学争论,无定论的,有很多需要考证的地方,而高阳嗜好考证,他也真的写了一批历史考证的小文章,比如‘上班考’,最初都发在报纸上,后来他把他的考证越来越多地放进他的历史小说里了。有一次他还跟我商议做一套书,汇集清代四大疑案的档案材料”。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受其家族的影响,使他对清朝的典章、制度、人物都很熟悉,并有亲切感。
郡望高阳
高阳本名许晏骈,出生于钱塘许氏。起于清雍正至清末家族中出过三位翰林,祖父曾任江苏巡抚。高阳的侄子许以祺先生曾在高阳逝世后的一个研讨会上专题讲解过其家族的背景,台湾《中国时报》总编辑高信疆先生推荐向许以祺求证高阳的家事,电话里许以祺简单地介绍了他的家族,也大致说到了高阳的早年教育背景。许以祺说,“许氏在清朝世代为官,高阳童年时的家门口悬挂着由嘉庆皇帝御赐和慈禧太后亲题的匾额。他们的杭州老家曾有一个义庄,义庄里有个小的藏书楼,高阳小时很多年住在义庄,藏书楼给他提供一个读书的地方。高阳的母亲也是世家出身,饱读诗书,高阳从他的母亲那里不仅知道了许多官场现形,也听了很多历史、传奇,这种家教和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他后来成为历史小说家的最大资本”。高阳曾提到,胡雪岩也是杭州人,与高阳家祖上有交往。胡雪岩的最初形象就是来自他小时候听家人讲述的故事。
1946年,高阳考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1948随军迁至台湾,职衔是空军少尉,1957年调任做台湾国民党政府参谋总长王叔铭上将的秘书。高阳在军中就开始写作,在军校的《笕桥报》发表文章,后来开始创作小说,高阳的第一部小说是《猛虎与蔷薇》。龚鹏程也向我介绍到这一点,他说,“当时在台湾的军队里有很多文学社,后来的一批文人有很多是从军队出来的。这些人随军队从大陆到了台湾,本不是真正的军人,各有兴趣,于是在军中的文化社团里发展自己的兴趣,后来一有机会就转到报社了”。1959年高阳以上尉衔退役,转入报界,任《中华日报》主笔多年,有一段时间还在《中央日报》任特约主笔。
当他利用自己的早年多读史书的兴趣开始创作历史小说时,大概也联想到早年耳闻目染的种种旧事,以及许氏家族的绵绵根源,所以便以许氏的郡望“高阳”来为自己立名。司马迁笔下有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也好酒,有人就说他这个高阳来自“高阳酒徒”,高阳虽然从来不认,但平生都在践行着高阳酒徒的名士派头。
高阳有一闲章:“酒子书妻车奴肴妾”,其中典故也是来自他的故乡杭州。杭州孤山北麓有个放鹤亭,为纪念宋代诗人林和靖所建。林和靖居住孤山,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称。采访到的几位先生都说高阳确实好酒,几乎跟他所有的聊天都是伴随着酒的,甚至有时写作也是在餐馆喝着酒写的。许以祺说,他还要喝好酒,当年进口的洋酒很贵,他喝起来无度。台北的好几家餐馆都有他存放的好酒,账单可以在年节支付。
报纸上连载小说在高阳和报社编辑之间造成了一种很有趣的关系,对有些编辑来说,等高阳的稿子简直是不堪言表的尴尬经历,往往是截稿在即,再三催促,他却还在喝酒。龚鹏程说,有时是排版工人就在旁边等着他,他边喝边写,一写完,工人拿起稿子骑上摩托车赶快去排版。1992年6月6日,高阳终因酒精性肝硬化去世。因为之前他已经从医院几次进进出出,一些报纸早准备好了相关文章,当日龚鹏程先生在医院用公用电话联系各报社,消息传开,再讨稿时,斯人已去。
高阳写了胡雪岩之后,人们都以为他很懂经商之道,龚鹏程说,“他自己也是这么以为。实际上他自己的钱都理不清楚,人家跟他说股市情况,他就投资股市,跟他说有什么生意可做,他就投资生意,结果都是失败的”。另一方面,他又用钱无数,有时几部书的版税到手,一下成为大富,他就夜掷千金,或寻机花钱,有一次他竟要印一种信纸,用名贵的进口纸,纸上洒金,全部用手工制作,信纸的上款要亲笔签名,也要烫金的。很快又变得囊中羞涩,却还要资助朋友。台湾诗人周弃子年轻时享有文名,抗战时期,流传中国的抗日救亡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出自他手笔。周弃子与高阳是好友,穷困更甚于高阳,陈晓林说,“高阳称周弃子为老师,常接济他,但还要照顾他的自尊,往往到了年关,高阳就要去向他求字”。有一年,年关迫近,高阳一直不来,有朋友问周弃子要不要给高阳打个电话去?周说,“不用催他,他已经在为我着急呢”。
虽然高阳一直在财务上混乱不清,投资永远亏本,但一直不至于真正潦倒,陈晓林说:“是因为高阳有两个贵人。”一位便是怂恿他写《李娃》的《联合报》老板王惕吾。王惕吾欣赏高阳的写作,也深知他的秉性,所以特别交代报社:高阳来预支稿费,随时给他。他的另一位贵人王新衡,其人早年帮助过在上海经商的远东集团老板徐有庠,徐有庠到台湾后,企业扩大,对王新衡当年的帮助有丰厚的回报,王新衡因此而成一个富贵大佬。他不仅鼓动高阳写作,也常给他财务上的资助。有债主临门的时候,这两位会替他解决问题。
高阳潇洒一生,但晚景窘迫,大到家国之感,小到家事重重,他去世以后,一方面有许多版税没有收回,另一方面,又欠下一堆糊涂债,105部小说的版税竟没能让他像金庸那样富足从容起来,反而时时借债,而且无力偿还
演义里的胡雪岩:不是英雄是人杰
我们记忆中描写胡雪岩的电视剧有3部: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剧集《八月桂花香》,10年前陈道明主演的《胡雪岩》和如今依据高阳小说改编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记者◎孟静
这3部戏的风格如此泾渭分明,以致一听到主题曲就可知主题。《八月桂花香》中罗文唱的叫做《尘缘》——“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这首歌的名气远胜于剧集本身,刘松仁饰演的那个人虽然名叫胡雪岩,实质上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四角恋爱故事。米雪、苏明明和沈孟生扮演的一个被莫名去势成为太监的反派的一段情感纠葛,这是爱情中的胡雪岩。刘欢演唱的《去者》也很流行:“人鬼天地,万金似慷慨,浮生若梦安载道,唯苦心良在。”这个“苦心良在”还因文法不通被评为不可理喻的歌词之一,这是商人胡雪岩。《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歌词基本上是对商人的现实主义教育,词中指出胡雪岩的成功诀窍是“只有诚信,方能保和谐平安”。有媒体发表议论说,看了几集,怎么觉得胡雪岩没在做生意,而是跑东家、串西家地排忧解难,好似活雷锋。这是一个更完美的胡雪岩。
导演阎建刚看到了这段评论,他说:“多看几集,就知道不止这些。”这部戏的投资方有热爱胡雪岩的四川商人,有胡雪岩发迹的杭州市,二月河的初稿里胡雪岩就以“智信仁勇”的正面形象出现,当时扮演胡雪岩的巍子提出过“是不是过于拔高”的问题。作为顾问的胡雪岩研究所认为他是杭州值得纪念的骄傲,如果把他写得不值得骄傲,才是很大的矛盾。
“还原一个历史真实的胡雪岩”
高阳的《胡雪岩》刚被引进大陆时,出版社专门加了一个序言,提醒说:作者“以胡雪岩的口吻写‘红顶商人’,对太平天国和清政府的斗争的描述、评介,自非我们所能苟同”。高阳用冷静的笔触写下了悲情的胡雪岩,而在以往的“正史”中,胡是一个奸商,他的第一个靠山王有龄为了抵抗太平军,城门失守后自杀,在清史中评价却不高,赐谥名只是“壮愍”。随着商人地位提高,胡雪岩的价值被重新估量,《红顶商人胡雪岩》是第一部以高阳视角改编的电视剧,很多台词取自原书,大部分观点也相近。除了对太平天国的评价,高阳没有晚清文人那么切齿痛恨,但还是称其为“长毛军”,而剧中特意加了一段旁白:“太平天国是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以表明立场。
这部戏几易其稿,定稿的执笔编剧李一波说,一听说能写胡雪岩,心情非常激动,导演阎建刚也是如此,他个人很尊重胡雪岩,他说:“胡雪岩是传奇色彩很浓的商人,他以10年时间敛了半个国库的收入,这么辉煌的成就,除了谋略,他把生命能量也发挥到了极致,他不是英雄,是人杰。可能他有些做法不符合今天的伦理,比如官商勾结,但他同时拿出大批银钱资助左宗棠保卫边疆、平息叛乱,不论主观动机怎样,客观效果是好的,再说他凭什么知道左宗棠就一定能打赢呢?这里面有商业动机也有气节。同时他又在那么短的时间灰飞烟灭,在今天也是有认知价值的。”
电视剧中对胡雪岩怎么发迹着墨不多,这是人们最感兴味的部分。阎建刚的解释是,高阳的全书有7本之多,纵然电视剧四五十集,也无法面面俱到,他们做的是凝练工作,基本上全景展现了胡雪岩从起步到死亡,怎么发迹有一些段落表现,但要比例适中。胡的情感戏也被缩减,他的十三房妻妾中只突出了当家的罗四太太,其余只做简单交代。
有人把胡雪岩的成功之道总结为“寻租”,更准确地说,这是他如何能穿上黄马褂之道。所谓寻租,即他提着雪花银和粮食去找左宗棠,左从第一次见面的冷淡变成引为知己,送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就是胡雪岩的办法。这样的总结似乎太简单,仅仅从商业教材中为胡雪岩归纳的手段就很丰富,高阳说胡雪岩最大的优点是“听别人的话”,别人说话他能认真地听,而且是真的听进去了,还能有点睛式的评论,这样,讲话人感觉受到了尊重。他的优点当然不止这些,卖药时讲究诚信,善于把“废人”为我所用,慷慨仗义。编剧李一波说:“一个人能够成功,肯定有些特殊气质和好的品质,尤其是从跑堂伙计干起的这种人,起步凭的全是人缘。他不帮助王有龄就不可能步入官场。”
人物的真实与虚构
在不得不掐头去尾的故事中,有些人物被舍弃,有些被合并,有些则被强化了。李一波说:杭州关于胡雪岩的传说非常多,二月河的剧本中很多就来自于民间传说,这些在高阳书里表现得更全面,因此最后还是购买了高阳的版权。高阳写作的原则是历史大事都是真实的,细节则根据人物个性揣度,剧本也是按这个原则写的。比如王有龄这个人物就被强化了,成为男二号,因为他对胡雪岩的影响很深。王有龄父亲是个清官,流落杭州,王有龄考不上秀才,父亲为他捐了个“浙江盐大使”的身份。原本剧中有一段是,王父拿出离任时百姓所赠的“万民伞”,王有龄不愿做官不肯接,父亲自尽。这段后来删掉了,其实王有龄的结局是呼应这段的。杭州城被困时,王有龄临危受命,当了巡抚,他说自己是不知深浅的书生接下烫手火球,此时粮台也跑了,受王影响至深的胡雪岩接过乌纱,说了一句话:“我也想像你一样,让世人看看,商人不都是奸商,我跟你一样,想给这个浑浊的世界留点正气。”有观众表示,这是最打动人的一句台词。历史事实确实如此,只不过细节是现编的。阎建刚说,小说中有大量叙述,电视剧却要求的是激烈冲突,为了好看,会做出一些修改。一场戏是反角赖大人得意地对王有龄说:“你今天看看我是谁?”王有龄回答:“没穿官服时你是酒囊饭袋,穿上官服你是饭袋酒囊。”历史上,王有龄自杀是先服毒不死而后自缢,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敬重他,向他的尸体行跪拜礼,服毒、悬梁都颇为难看,电视剧中给他安排了自刎,用的是虚写。只有白色窗纸上一个横刀的影子,显得更壮烈。
胡雪岩的母亲在书中没有正面出场,在剧中却有多场戏份,她作为一个孟母式的人物,屡屡给胡雪岩上课,像人生导师一般,这样是为了体现胡雪岩的人生观的来历,却难免有些生硬。清代野史中说胡雪岩“纵情声色,骄奢”,李一波表示,人总是会有变化的。为了给胡雪岩找一个娶了十二房姨太太的合理理由,安排了这么一出戏,宝二爷劝胡雪岩说,成功人士都得有多房妻妾,为了面子,胡一口气娶了好几个姨太太。这样给了他一个理由:不是为了纵欲,而是爱面子。他出身低微,尤其讲究面子。剧中有个场景是,胡家的银窖全空了,胡雪岩说:“我装在里面的面子全没了。”
另一个加戏的人物是当家的罗四太太,杭州有关于她的传说,本来是卖螺蛳的,她在高阳书中的第五部才出现,戏中却是女主角。阿珠、芙蓉这几个红颜知己的故事都安在了罗四太太身上,因为高阳书中的人物太庞杂,很多人都合并了。也有新添的人物,例如开场的徐疯子,李一波说,增加这个人物是为了引出王有龄当时的困境,如果胡雪岩不帮他,他就可能是第二个徐疯子。本来高阳就虚构了很多人物,像跟随胡雪岩跑前跑后的县官嵇鹤龄、裘丰言都是不可考的。由于站在胡雪岩的立场,左宗棠就是正面人物,另一派的李鸿章寥寥几笔。对于胡雪岩的老对头,用计逼死他的另一个官商盛宣怀批判得就比较多。剧中甚至有杨乃武这个人物,事件是真实的,时间却挪动了。
像史书中所载的胡雪岩的缺点,在剧中都有了各种解释,他总体上是一个有人生智慧、有志向、有顽强意志力的人,读书不多却有文化。他说:“有一个县的眼光做一个县的生意,有一个省的眼光做一个省的生意,有天下的眼光做天下的生意。”这句话不仅应用在他在王有龄、左宗棠身上的投资,也表现在具体的生意中。胡雪岩还是钱庄小伙计时,挪用钱庄的500两银子送王上京赶考,并因此丢了工作,王有龄做官后自然想报答他。胡的眼光此时显现出来,为了不让人说闲话,他在王有龄被任命前就借钱开起了空架子的钱庄,然后才经手王所辖地区的公库存银。太平军起事后,胡雪岩刀口舐血,居然吸纳太平军失败将领的存款,再把钱贷给逃难的地主,他预料到,清政府很快会把土地返还给这些地主。这些权谋在电视剧中被淡化了,而集中在了人物经历上。
无论怎样,胡雪岩“红顶商人”的身份不能回避,只是他的投靠官场被解释成迫不得已。左宗棠原本恨胡雪岩,通缉他,说他是“奸商”。当胡雪岩出钱资助他后,他又说:“你认识了我,不容你干什么不干什么,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他们表面是知己,其实是互利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时经商不能不贿赂官员,晋商给举子放债,存的是同样心理。
电视剧的结尾更是为胡雪岩涂上了一层既无奈又光辉的悲剧色彩。李鸿章与左宗棠是死对头,他放言“排左必须除胡”,先要打掉左宗棠的后勤部长。盛宣怀借着李鸿章的势力第一次在中国引进了电报,他就是利用电报的快捷传递消息,先是联络各地买家拒买胡雪岩的生丝,而后李鸿章把政府欠胡雪岩的饷款,故意拖延了20天再还。胡雪岩无奈之下从自己的钱庄调银补窟窿,盛宣怀用电报发散胡的钱庄倒闭消息,导致挤兑风潮。这时洋人愿意出500万购买胡雪岩价值1200万两银子的生丝,胡雪岩对洋人是死硬派,他这时不肯廉价卖给洋人,还指望着和中国人并肩作战,没想到被自己人算计了。当他知道是李鸿章要整死他时,胡雪岩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放弃了抵抗。罗四太太想把姨太太的私房钱藏起来备用,胡雪岩不同意,他在细雨中,挨家挨户给散户还钱。他死时,杭州人称他为“胡大财神、胡大善人”。李一波说这些是历史事实,胡雪岩办粥厂、办义渡、掩埋战乱尸体、恢复春耕、捐棉衣都有记载。
高阳的书优点在于史料翔实,连人物路线他都在地图上亲自量过,《胡雪岩》成为他最红的作品,尤其是作为官场、商场教科书使用,他是不情愿的。这部2004年拍摄的电视剧拖到2006年才播,权术斗争展现得很少,一方面说不能空讲大道理,一方面又说“不是教你坑蒙拐骗,而是要从中学做人”,也难怪拍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