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村探访蒲松龄
二月河
倘和中年人问一声“读过蒲松龄的小说吗?”他会盯视你良久,因为他猜不透你是试探他还是嘲弄他无知。但若是二三十岁的青年那就不大在意这一问,很坦然地回答你“没有”或者“读过”――自然,有不少人看过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电视剧。“鬼故事!”“哎呀,怕人!”“嘻,挺逗的。”大致是这些反应吧。我不怀疑现在很多人读过《聊斋志异》,但我能断言,真正能与蒲老先生“神交”,真正读得进原作的人,很少,且越来越少了。那是文言文,而且是繁体字版,中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了。
终于有机会走一趟山东,到淄川,到满井庄,寻觅蒲老先生的遗踪。其实,这个庄子离城里只有咫尺之遥,走高速路也是瞬间可至。
阳光很灿烂,一片深沉的庄子压在大地上,错落稀疏的村道夹在低矮的民居中。庄子是旧的,房子、街衢道路、村头的护墙都是旧的。蒲松龄的老宅被紧紧夹挤在邻居的旧房中,如不看招牌,你就会擦肩而过,不可能看出什么“特色”来。不知怎的,我的心中飘过一丝怅惘:和我心目中想象的蒲氏旧居接不上卯去。我原以为这里应该是比较疏旷一些的,有桑、榆、槐、杨这类树包裹着蒲家小院,有些“葱茏之气”。郁郁苍苍地在村中,蒲松龄才能在拮据的生涯中创作出灵动的鬼魅妖狐,人世间的苍狗白云幻化。
我年轻时读《蒲松龄年谱》,里头说“庄东有井深丈许。水满而溢,穿甃石,水出其间,此为柳泉,庄民又名之为‘满井’也。其庄由此而得名。泉傍绿杨垂柳百余章,环合笼盖,阴翳蔽天,泉涓涓自流……”这大概就是我怅惘的“历史依据”?现在,井没有,树没有,水也没有,更遑论小溪。我惆怅:蒲先生有个号,就叫“柳泉居士”啊!
进山东便听到极自豪的一句话:“我们是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是泰山,那是极了得的;圣人便是独造文化顶峰的孔子;水呢?是黄河。也是一条文化顶峰的河。这都没得说。只是他们不提蒲松龄,使我有点诧异。在济南等地,我看到两处李清照的故居,都是豪华园林式样,也弄不清楚李清照生前是否这样阔。以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确实有点为他不平。同样是山东精英,相待礼遇差了些吧。
蒲松龄是怎样的地位?踏进蒲宅,能看见郭沫若对他的评析,说他如何地刺贪刺虐,怎样地写鬼写妖。他是我们民族穿行于人间与渺冥“无间世”,恣意刻画人生世相最杰出的大师!我没有能到新城,不晓得王渔洋的故宅有恙无恙,王渔洋也是大师级的学者、诗人,做官也很漂亮,当到康熙朝刑部尚书。他是怎样看《聊斋志异》的?可以说蒲松龄写一篇,他就看一篇,而且加批加注。蒲松龄的书还没有雕版印出,手抄本已经风行天下了。有人问我对蒲松龄的看法,我说,你看聊斋的白话翻译,永远也无法接近蒲松龄;其思想性仅逊于《红楼梦》,其语言艺术也仅逊于《红楼梦》。
蒲松龄生前是个“钝秀才”,名场穷困。其将一腔孤愤泄之于妖、魅、魍、魉、神、人刻画中。如果说《西游记》是“积极的浪漫主义”,《红楼梦》是“积极的现实主义”,那么介于中间的《聊斋志异》,就是这种文学过渡的重要联系链纽。这样一位大手笔,生前自称“策条似钵,随风荡坠竟成藩溷之花,身后又复索寞,不为繁华人事所重。”真叫他自己不幸言中:“知我者,其在青村黑寨间乎!”
我知道一点蒲松龄的事:他耕读,教书,给人当幕僚,下至山野僻壤引车卖浆者流,上到巡抚府道高官显贵颇有过从。泪眼望龙门,一尺深的水,他偏就过不去。走一走他生前足迹踏过的地方,也许就会懂得什么叫“科举”,什么叫命运,也许还能悟出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作家。满井这地方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事情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05-10 第07版)